因为饭菜可口,光盘行动成为孩子们自觉行为。
21日,记者在北外辽校看到,整个食堂是透明设计,不仅能直接看到食堂的工作区,还能欣赏到出窗外的孔雀和小花园,有点网红打卡地的味道。食堂的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十分整洁,餐桌按照班级有着明确的区域划分,孩子座位相对固定。
吃饭的时候没有老师“目不转睛”地看管,但是孩子们的状态却很好,500人一起就餐,几乎听不到吵闹的声音,即便说话,大家也都是轻轻耳语,就餐环境让人十分舒服。吃完饭,孩子们不仅能把餐盘收走,甚至桌面上都会擦拭得不留一点用餐痕迹。
“你这个菜剩了好多哦,是不爱吃吗?”“你觉得这个菜再甜些你能喜欢吗?”一个60岁左右的“校工”在餐余垃圾桶旁跟来到餐盘的孩子“做市调”,每个经过的孩子似乎都很喜欢他,都亲切地叫他“王爷爷”。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北外辽校的创始人、“掌门人”王向阳。
孩子们都喜欢学校的饭菜,几乎人人“光盘”
王向阳说,我们总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来想问题呢,比如说,他剩下了,是因为实在不爱吃,或是真的太不好吃?所以我们得从自身开始审视,是不是菜做得不够好?咸了?辣了?还是有点硬?“每天餐余垃圾桶最能反应问题,哪个菜被倒掉得多,那么这个菜我们就得改进。因为学校分为高中初中小学部,孩子的年龄段不一样,口味自然也就有所差别,所以我们的后厨菜品不是一锅出,而是分批分次的,年龄小的让菜甜一点,年龄大一点的可能喜欢偏麻偏辣一点的,那咱们就放点麻,放点辣……”
杜绝餐桌浪费,从我做起。
据了解,该校成立“餐食委员会”,同时制定例会制度。每班设置了一名“挑刺儿美食家”作为成员,负责统计班级里孩子们关于餐饮的建议和意见,在每周五的餐食例会上,面对面向“掌门人”提出想法和建议。王向阳再根据大家的反馈,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要求食堂立即对菜谱进行改进,并亲自督导改善情况。
光盘行动,我们更多的想着是“下命令”,让光盘成为一种责任和任务压在孩子身上,但是还真的很少有学校做到这么走心地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制度,真心为这种有温度的教育点赞。
文案 @ 鞍山全媒
图片 @ 全媒体中心
校审 @ 北外辽校
责编 @ 闫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