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四月天,终于盼来了柳暗花明,风吹草低的日子,疫情的原因,网课还在继续,但心底的阴霾却随着春暖花开慢慢退去,并且开始盼望着看到学生们回到“家”园时,露出的张张笑脸。
四月,还送给了我一份特别的礼物——参与徐长青名师工作室组织的“睿师有约,空中课堂”的录课活动,并且录制的课程会在中国教研网、中国教师网授权播出。说实话,收到这份礼物时,真是又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领导的信任,忐忑的是自己对于微课的不了解,并且此次录课是面向全国性的,更是压力倍增。
一、认真与突破
时间紧、任务重,却丝毫马虎不得。在编写教案时,为了环节上能更严谨,我认真的查看教参,积极请教数学组的骨干教师,我们经常探讨到深夜,会为了一句话一个词的使用,反复斟酌,确保表达的意思的准确性。我还把教学环节里的问题抛给我的学生们,根据他们的信息反馈再对设计的环节及时做出调整,使其更具科学性。在这个过程中,更是有幸得到了特级教师芦春艳教师的指点,让我茅塞顿开。在名师徐长青老师的“五疑”语录中明确了方向。
教案编写完成后,终于可以开始录课了,但“看花容易绣花难”,在看自己的视频时发现了语气上和咬字上的不足,所以我反复进行练习,让语气,语速,声调等更为专业,一遍不行就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视频在审核时顺利通过并得到了肯定。
二、收获与成长
现在回想起当时磨课的状态,所有的焦虑与纠结马上被满满的收获的喜悦冲淡了,我想这就是成长吧。
通过这次录课活动,与名师交流的过程中,让我学到了如何更好的利用学具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形成过程;也让我意识到在进行巩固练习的环节时,低年级的教师往往喜欢用闯关的形式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但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在没有闯关模式的情况下,学生或许会产生不想答题的情绪,而达不到练习的效果,所以需要斟酌使用。在练习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一个连贯性;在讲课时,语言要抑扬顿挫,通过语速、重音的变化带动学生的情绪与注意力。当然这次活动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细心的备课,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
三、展望与坚持
录课的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成长却没有停下脚步。线上教学工作还在继续,开学的日子也日渐临近,我会继续学习,坚持高质量的备课,增强教学水平,做好线上线下衔接工作。把这段时间的收获,充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青春时期比任何时期都要强盛美好,只有奋力前进,不断成长,才能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