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华经典文化,品百年香糯元宵”
——海城尹家元宵走进北外辽校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尹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今天,应北外辽校邀请,辽宁省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城尹家元宵传承人—— 尹会林走进北外辽校,为同学们介绍元宵的由来、制作工艺,并现场为同学们展示元宵的制作过程。
传说,元宵起源于宋朝,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物。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元宵。元宵象征合家团圆美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阖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海城市尹氏清真元宵传统制作技艺是辽宁省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 1882 年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制作技艺传承历史。“纯手工制作、料足、口感好”是尹氏元宵在海城及周边地区备受百姓青睐的主要原因。
元宵传统技艺的现场展示,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现场问答让孩子们了解了元宵的历史渊源;亲自参与元宵的制作过程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美食诞生的不易;伴随着“卖汤圆、卖汤圆……”优美甜蜜的歌声,孩子们品尝到了香糯可口的元宵。
一张张满足的笑脸彰显的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了解后的满足,微微翘起的小嘴巴是享受美食后的回味。这就是北外辽校的与众不同的一天,精神美食与物质美食共享。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