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外辽校一升二年级“小豆包”的父亲,因女儿目前还在市里一所名校读书,所以写此文前我考虑再三还是用了孩子的“奶名”,幸运的是几天后学校就要放暑假了 ,下学期开学女儿将转入北外辽校上学了。我是个80后,和孩子是朋友,没有大小地打打闹闹。今天在家里做蹲起,做到100多个时,这腿就不听使唤了,老了,想当年我也是追风少年叱咤足球场啊!感慨间女儿跑到我面前让我抱,居然让我抱着她还做蹲起……我的大公主啊,爸爸哪还有体力还抱你呀,以前上千山还能带你骑脖颈杀到仙人台,现在你学校那旗台我都上不动。
今晚在和女儿嬉闹间,我突然想起了一位老人——女儿去北外辽校时给他们发入学通知书的王老师。一开始我以为这位快60岁的老人是学校的一名普通员工,后来才知道,这位发证书的老人居然是董事长。怎么看都像包工头,嘻嘻!500多个孩子,500多份入学通知书,他就这样一蹲一起一蹲一起地发完,那场面,要不是亲眼所见,真是很难让人相信的啊!真的佩服这位老人的体力,更欣赏老人的情怀——教育就得这样,有爱,有暖,有尊重。他的每一次蹲下、与孩子的目光平视、合影时充满慈爱的爷爷般的微笑,还有和年龄不符的剪刀手,都让我肃然起敬!选择这样的学校给女儿的童年,我不后悔!
因为感慨,就写了些文字在空间里,整理一下,权当是给女儿入学前的一份纪念吧!
以前女儿去这所学校,都是她妈妈还有幼儿园同学以及家长陪她去的,回来嘟嘟的小嘴就说个不停,说这所学校哪儿哪儿特别特别的美,哪儿哪儿特别特别的宽敞,哪儿哪儿特别的好玩,还说了这里的老师如何如何的漂亮。直到真的决定让孩子去这所学校前,我才正式地去考察了一下。很震撼,高大上的感觉!当然这也只是对建筑、设施和环境的一种认可,真正涉及到做决定,大多是听她妈妈的。她妈同意,我也不反对,海城家长大多有从众心理,人家孩子都去这“贵族学校”了,咱差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让宝贝闺女噘嘴。更何况,我也真的被这里的环境征服了!
女儿高兴就好。学费我还是付得起的。
报名面试简单考核交钱后,为了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我也成了这所学校的宣传员;逢人询问孩子的择校动向,我也主动地推荐这所学校。推荐归推荐,我自己心里也隐隐约约有些没底:没有课堂教学和“成绩单”,推荐别人的时候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呀?
而就在发入学通知书的这一次,我终于用耳闻目睹说服了自己,也坚定了自己。决定性因素,就是这里与众不同的教育情怀——尊重!
老人一个浅浅的拥抱,一个深深的微笑,一个努力的下蹲,一连串的动作,都体现了这位长者对孩子的尊重,对教育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尊重是我们家里教育孩子的经典模式,孩子从小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和她妈妈只担当辅助员,需要决定某件事的时候也在倾听孩子的意见后再发表个人看法——当然这种家风要感谢我的父母,我就是在这样的平等民主环境里长大的,这也是孩子和妈妈说喜欢北外辽校时我没太斗争就答应了的原因。选择了,就是最好的,因为我们都尊重孩子,我们夫妻之间也彼此尊重。尊重就是一种信任,尊重就是一种平等,尊重就是一种民主,尊重更是一种幸福。观看着老人那500多个蹲起的镜头,尊重两个字在我的脑海里迅速地蔓延开来。老婆以前宣传的这所学校的理念——发现和激励每一名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我特别赞许。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一所学校的老师必须尊重孩子的先天差异,父母都是清华北大的孩子学习肯定不用老师教。我的女儿很优秀,我就怕别人说她漂亮,好像孩子除了我这帅哥遗传的漂亮就一无是处了似的。据说我这观念和西方人很像?我喜欢尊重孩子差异的学校,喜欢课堂上不呵斥孩子的老师——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啥也不懂的豆包,孩子不明白时老师就得耐心教授引导啊。小豆包要是人精,像电视栏目越战越勇非常大脑里那些神童那样,那这个世界都可怕!犯错误、幼稚的孩子在老师的尊重和引导下改正了,有自信了,幸福了,多好!
如果老师尊重了我的孩子,那么我的孩子在他的眼里便是朋友便是仙;女儿也是老师的孩子,如果老师把我的孩子当做是她发泄情绪的对象,甚至像传说中那样想打骂便打骂,那就很恐怖了。听一位姓杨的老师介绍说,学校有心理室,有单独的老师和学生唠嗑的茶吧,教室里有单独的放书包屋子,不用上下学背着大书包……我知道,在这儿,我的孩子不会受委屈的。听闻个别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孩子就分了三六九等,什么家长和老师走的近的,什么学习特别好的,什么特别会讨巧的,什么……我相信我们的老师是公平的,至少我念书遇见的老师都很公平,都是我的贵人;但一旦点背,“中奖了”,那么点背孩子的聪慧、能力和自信心都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继而催生孩子的阴暗心理……太可怕了,女儿才一年级啊。但看到这500个蹲起,我释然了,这里不会!当我庄重的和校长签下不允许给老师送“红包”的“廉洁治校”的承诺书时,我如释重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学校对孩子公平,对老师尊重,对家长更尊重!这500个蹲起让我依稀看到以后女儿学习活动吃饭住宿都会得到尊重,依稀看到孩子在学校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晴空,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的孩子能够有更大的能量发挥出来,我的孩子快乐学习拥有快乐的人生体验,也会形成更好的心理格局,会拥有更快乐的童年。
我能想象到,上课的时候北外辽校的老师也一定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的,因为我看见学校的楼梯有一个高的一个矮的——矮的就是为我们的小女孩儿准备的,这种人文关怀是我念了那么多年书都没有见到的;我更相信在打饭的时候,我的孩子一定会被老师呵护着,说小心点儿,别烫着;在睡觉的时候一定会有老师告诉孩子一定要洗脚,一定要讲卫生,小床间上下铺的楼梯会保护她不摔下去……我看到了人文关怀和尊重。记得好像是学校有两根柱子,柱子上用树皮和树叶包裹起来,一个室内公园便在学校的二楼正厅里枝繁叶茂了。我喜欢这种颜色,因为大自然就是最平等的,最互相尊重的;能够在这样的空间里呼吸着全方位的循环供养设施给出的洁净空气,能够喝到干净的环保直饮纯净水,都是学校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学校一楼的那个植物园,据说会让学生自己去种树种菜,家长不让养的宠物也可以带来;学校里还有孔雀兔子,我相信这不是作秀,因为女儿欢喜得不得了。我烦小动物,可是女儿非得说要养,为此我们俩战争不断。她说,你们大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可以有自己的自行车手机平板,我们小孩儿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朋友?现在好了,这里提前给她送礼了,孩子的这个愿望会实现。看到在一楼的小花园边上有两只漂亮的孔雀,开着屏悠闲地和孩子们一起嬉戏,用手机拍了一张,美图秀秀一下,很文艺,发空间了!人和自然的共生,就是人对自然的尊重。学校对动物植物都能够如此尊重,那么对学生能不尊重吗?
我能想象,也相信,这里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充满着快乐的花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回答问题,老师也一定会耐心地听完学生们的讲解;即使答案充满了童趣,即使答案中有那么多不合理,甚至会因为孩子的幼稚引起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老师也会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思考的空间。这样的学校,才是孩子成长中一片心灵的纯净的沃土。
作为成人,我有着普遍的社会责任感,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宣传,也不是为了讨好,而是欣喜给孩子选择一个难得的教育净土后的喜悦分享——充满着阳光,蓝天,纯净水的心灵的世外桃源,真好!